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1、散熱器熱水供暖應優先采用閉式機械循環系統;環路的劃分,應以便于水力平衡、有利于節省投資及能耗為主要依據,系統不宜過大,一般可采用異程式布置;有條件時宜按朝向分別設置環路。
2、既有建筑的室內垂直單管順流式系統應改成垂直雙管系統或垂直單管跨越式系統,不宜改造為分戶獨立循環系統。
3、干管和立管(不含建筑物的供暖系統熱力入口)上閥門的設置,應遵守下列規定:
(1)供暖系統各并聯環路,應設置關閉和調節裝置;當有凍結危險時,立管或支管上的閥至干管的距離,不應大于120mm;
(2)供水立管的始端和回水末端應設置立管閥,回水立管上還應設置排污、泄水裝置;
(3)室內共用立管與進戶供回水管相連處,在進戶管上應設置關斷閥;
(4)用于維修時關閉用的閥門,應選擇采用低阻力閥,如閘閥、雙偏心半球閥或蝶閥;需承擔調節功能的閥門,應選擇采用高阻力閥,如截止閥、平衡閥、調節閥;
(5)管道有凍結危險的場所,散熱器的供暖立管或支管應單獨設置。
4、散熱器恒溫控制閥及回水調節(鎖閉)閥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垂直雙管系統中每組散熱器的供水支管上,應設置兩通恒溫控制閥,且宜采用有預設阻力功能的恒溫控制閥;回水支管上應設置銅質回水調節(鎖閉)閥;
(2)跨越式垂直單管系統,應設置兩通或三通恒溫控制閥,一般宜優先采用兩通恒溫控制閥;
(3)水平單管串聯系統中的每組散熱器上,應設置帶恒溫控制器的單管配水閥(單管H形閥或帶柱塞管的單管閥);
(4)水平雙管系統中的每組散熱器的供水支管上,應設置恒溫控制閥;
(5)暗裝散熱器以及溫控器有可能被遮擋的場合,恒溫控制閥應選擇采用外置式(遠傳型)溫度傳感器;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房間溫度的部位;
(6))散熱器恒溫控制閥的安裝,必須使其閥柄及閥頭(傳感器)與地面保持水平,且應避免陽光直射;
(7)散熱器恒溫控制閥的規格,應根據通過散熱器的水量及壓差選擇確定;
(8)恒溫控制閥應具有帶水、帶壓清堵或更換閥芯以及防凍設定的功能;
(9)有凍結危險的樓梯間或其他有凍結危險的場所,應由單獨的立、支管供暖。散熱器前不得設置調節閥,立管上設閥門。
5、熱水供暖系統水平管道的敷設,應保持一定的坡度i,不同管道的坡度及坡向宜符合下列規定:
(1)供、回水水平干管的坡度,宜采用i=0.003,不應小于0.002;坡向應有利于空氣排放和管道泄水;
(2)與供暖立管連接的散熱器供水支管,i≥0.01(坡向散熱器);
(3)與供暖立管連接的散熱器回水支管,i≥0.01(坡向立管);
(4))當受條件限制,供回水干管(含單管水平串聯的散熱器連接管)無法保持必要的坡度時,允許局部無坡度敷設,但該管道內的水流速度不得小于0.25m/s。
6、供暖系統最低點的工作壓力,應根據散熱器的承壓能力、管材及管件的特性、提高工作壓力的成本等因素經綜合考慮后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建筑物的供暖系統,高度超過50m時,宜豎向分區設置;
(2)采用金屬管道的散熱器供暖系統,工作壓力不應大于1.0MPa;
(3)采用熱塑性塑料管道的散熱器供暖系統,工作壓力不宜大于0.6MPa;
(4)低溫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工作壓力,不應大于0.8MPa。
7、供暖系統中供水干管末端和回水干管始端的管道直徑,不宜小于DN20。供回水立管及水平串聯管的管徑,不宜大于DN25。
8、熱水供暖系統中的最高點及有可能積聚空氣的部位,應設置自動排氣閥或集氣罐??諝獾呐懦?應符合以下規定:
(1)上供下回供暖系統:系統中的空氣應通過設置在供水干管末端的自動排氣閥或集氣罐集中排除;每組散熱器上可不設手動放氣閥;
(2)下供下回供暖系統:系統中的空氣應通過設置在供回水立管頂部的自動排氣閥或集氣罐集中排除,或在頂層的散熱器上設置手動或自動排氣閥;
(3)水平雙管或水平單管串聯供暖系統:每組散熱器上應設置自動或手動排氣閥;
(4)排氣閥應優先選用閥體下部帶阻斷閥的銅制立式自動排氣閥,這時水管與排氣閥之間的連接管上,可不裝設供維修時應用的關閉閥。自動排氣閥的口徑,一般可采用DN15mm,系統較大時,宜采用DN20mm。
9、熱水供暖系統中的最低點及有可能積水的部位,應設置排污泄水裝置;泄水管(附閘閥或球閥)的直徑,應保持DN≥20mm。
10、符合下列情況的供暖管道,應進行保溫處理:
(1)管道位于室外、非供暖房間及有凍結危險的地方的管道;
(2)敷設于技術夾層、管溝、管井、閣樓及天棚內的管道;
(3)必須確保輸送過程中熱媒參數不變的管道;
(4)熱媒溫度等于或高于80℃、有燙傷危險的部位;
(5)供暖總立管。
11、管道布置時,必須認真考慮管道的固定與補償,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干管或總立管的固定點的布置,應保證分支管接點處的最大位移量不大于40mm;連接散熱器的立管,應保證管道分支接點由管道伸縮引起的最大位移量不大于20mm;無分支管接點的管段,間距應保證伸縮量不大于補償器或自然補償所能吸收的最大補償量;
(2)供暖管道必須計算其熱膨脹;計算管道膨脹量時,管道的安裝溫度應按冬季環境溫度考慮,一般可取0~-5 ℃;
(3)供暖系統供回水管道應充分利用自然補償的可能性;當利用管段的自然補償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補償器;
(4)補償器應優先采用方形或Z形;并應設置于兩個固定點間距的1/2~1/3范圍內;
(5)確定固定點的位置時,應考慮安裝固定支架(與建筑物連接)的可行性;
(6)垂直雙管及跨越管與立管同軸的單管系統的散熱器立管,長度≤20m時,可在立管中間設固定卡;長度>20m時,應采取補償措施;
(7)采用套筒補償器或波紋管補償器時,應設置導向支架;當管徑DN≥50mm 時,應進行固定支架的推力計算,驗算支架的強度;
(8)戶內長度>10m的供回水立管與水平干管相連接時,以及供回水支管與立管相連接處,應設置2~3個過渡彎頭或彎管,避免采用“T”形直連方式。
12、供暖管道應避免穿越防火墻,無法避免時,應預留鋼套管,并在穿墻處設置固定支架。管道與套管間的空隙,應以耐火材料填封。
13、管道穿過樓板時,應預埋鋼套管,套管應高出地面20mm;管道與套管之間的空隙,應以柔性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4、供暖管道穿越建筑基礎墻、變形縫時,應設管溝。缺乏條件時,應設置套管,并采用柔性接頭。
15、敷設供暖管道的室內管溝,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設計采用半通行管溝,管溝凈高宜等于或大于1.2m,通道凈寬宜等于或大于0.8m;連接水平支管處或有其他管道穿越處,通道凈高宜大于0.5m。
(2)管溝應設計通風孔,其間隔距離不宜大于20m。
(3)管溝應設置檢修人孔,且應符合下列要求:
1)人孔直徑不應小于0.6m;
2)人孔間距不宜大于30m;
3)管溝長度大于20m時,人孔數不應少于2個;
4)人孔應布置在需檢修的閥門和配件附近,不應設置于浴廁、有較高防盜要求的房間、人流較多的主要通道及住宅的戶內,必要時可延伸至室外;
5)管溝端頭宜設置人孔。
(4)管溝不應與電纜溝、土建風道等相通。
16、實行分戶熱量(費)分攤的住宅,在計算確定戶內供暖設備容量和管道時,應考慮戶間傳熱對供暖負荷的影響,計算負荷可附加≤50%的系數。
通過戶間傳熱引起的耗熱量q (W)也可以近似按下式確定:
新建建筑戶間樓板和隔墻,不應為減少戶間傳熱而對戶間隔墻和樓板作保溫處理。
17、戶間傳熱量q(W),僅作為確定戶內供暖設備容量和管道直徑的依據,不應計入戶外供暖干管和立管熱負荷和建筑總供暖熱負荷內。
18、居住建筑的供暖系統,必須以熱水為熱媒,供水溫度不應高于95℃。
19、居住建筑室內供暖系統的制式宜采用垂直雙管系統或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循環雙管系統,也可采用垂直單管跨越式系統;公共建筑供暖系統宜采用雙管系統,也可采用單管跨越式系統。
20、居住建筑供暖系統的熱力入口裝置,不宜設置于室外管溝內。有地下室的建筑,宜設置在地下室的專用空間內,空間凈高不應低于2.0m,前操作面凈距離不應小于0.8m;對于無地下室的建筑,宜在樓梯間下部設置小室,操作面凈高不應低于1.4m,前操作面凈距離不應小于1.0m,該小室應設置可鎖閉的門。
21、集中供暖(集中空調)系統,必須設置住戶分戶熱計量(分戶熱分攤)的裝置或設施。